世界观焦点:“十四五”期间特高压项目建设提速 2023新型电力系统的投资前景
自从国家提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以来,我国电网企业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最大化消纳新能源为主要任务,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枢纽平台,正在构建并完善我国新型电力系统。
2023新型电力系统的投资前景
新型电力系统特点之一就是结构新,发电结构由传统火电为主转向以新能源为主。在新型电力系统下,电网运行呈现出更加聚焦特高压、柔性直流等先进输电技术,不断提升电网灵活性和支撑保障作用的特点。
(资料图片)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辛保安曾指出,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超过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2060年之前,新能源发电量有望超过50%,成为电量的主体。
高比例新能源并网给电网安全带来巨大挑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特高压外送通道建设将缓解我国弃风弃光的情况,而合理的特高压网架将会成为新能源主要运输通道。目前,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已具备800千瓦输电能力,该工程增加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产值约180亿元,带动电源等相关产业投资约1000亿元;南方电网区域内,粤港澳大湾区直流背靠背、粤澳联网220千伏第三通道的建成投产也带动了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循环,保障了可再生能源消纳。
1月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明确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时间表。为匹配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特高压工程和配电网智能化改造将提速。多个特高压项目已列入2023年重点推进名单。
业内人士表示,受清洁能源外送迫切需求、省间电力互济需求以及逆周期调节需求三重因素驱动,预计2023年-2024年有望迎来新一轮特高压项目核准高峰,其中2023年有望核准“四直三交”,特高压投资额同比增速有望超过80%。
“十四五”期间特高压项目建设提速
去年,特高压项目核准也同样提速,国家能源局启动西北区域“3交9直”等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和配套电源一体化方案研究论证工作;预计“十四五”期间,国网规划建设特高压工程“24交14直”,涉及线路3万余公里,变电换流容量3.4亿千伏安,总投资3800亿元;四川省“十四五”期间将建成雅砻江中游-江西、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等±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开工建设金沙江上游-湖北多能互补外送特高压直流工程。
特高压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多项政策陆续出台,鼓励特高压行业发展与创新。在政策引领下,多个特高压项目列入2023年重点推进名单。业内人士表示,特高压项目建设将显著提速,产业链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新型电力系统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国家电网公司此前披露,2022年电网投资为5094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超过1万亿元,充分发挥了电网基础支撑和投资拉动作用。
2022年,国家电网计划电网投资5012亿元,同比增长6%。2023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200亿元,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长约4%,再次刷新纪录。这已经是国家电网连续四年提高电网投资。
数据显示,2016年-2019年,电网投资实际完成额分别为4977亿元、4854亿元、4889亿元、4474亿元。2020年,国家电网的电网投资开始回升,当年完成投资4605亿元;2021年,国家电网完成电网投资4882亿元,2022年为5094亿元。
国家电网表示,将超前谋划项目储备,做好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光电基地五个送出通道方案研究。力争2025年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达到3亿千瓦,2030年达到3.7亿千瓦,输送电量中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达到50%以上。
随着大型风光基地建设加速,新能源消纳问题愈发突出,跨地域电力输送需求增大。在此背景下,特高压及电力系统建设成为电网投资的重点方向。
特高压是指电压等级在交流1000千伏、直流±80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技术。特高压技术允许跨区域进行电力输送,起到平衡各地区电力生产与负荷分布、促进新能源消纳的作用。数据显示,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建成33条特高压交直流线路。
特高压是能源跨区域输送的有力保障,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骨架。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成熟,商业应用世界领先。我国将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要环节
目前,新能源大规模利用仍面临间歇性、波动性、不稳定的挑战。储能可以平抑波动,支撑光电风电大规模并网,被视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要环节。
实现“双碳”目标,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之上,但是目前,新能源大规模利用仍面临间歇性、波动性、不稳定的挑战。作为破题之道,储能可以平抑波动,支撑光电风电大规模并网,被视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要环节。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成员赵天寿看来,储能技术必须满足规模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无地域限制等要求,这也是未来储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所在。
近十年来,我国的光电、风电成本快速下降,为装机规模快速提升奠定了基础。但光电、风电存在间歇、不稳定特点,无法直接满足电网及用户的需求,成为制约其进一步扩大规模的主要障碍。储能就是利用专门装置与系统将能量储存,在需要时将能量释放,实现能量在时间和(或)空间上的转移,这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的必须环节。基于此,储能被认为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必须环节。
近十年来,我国的光电、风电成本快速下降,为装机规模快速提升奠定了基础。但光电、风电存在间歇、不稳定特点,无法直接满足电网及用户的需求,成为制约其进一步扩大规模的主要障碍。储能就是利用专门装置与系统将能量储存,在需要时将能量释放,实现能量在时间和(或)空间上的转移,这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的必须环节。基于此,储能被认为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必须环节。
《2022-2027年中国新型电力系统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