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批国家药品集采正式启动 中国制药行业研发投入和成果分析

第八批国家药品集采正式启动


(资料图)

2月17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正式发布《关于开展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第八批国家药品集采工作。通知显示,第八批集采药品共计41个品种,181个品规,涉及抗菌药、血液和造血系统用药、抗抑郁药、心脑血管用药等多个治疗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国家药监局推进化药注射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以来,2021年的第五批国家集采开始,化药注射液的占比明显增加。本次共计27个品种被纳入第八批国家集采,占比首次超过一半,达到65.9%。而注射剂剂型通常在院内使用,几乎没有零售市场,这也意味着本次集采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从品种上来看,抗菌药成为本次集采涉及数量最多、品种最大的领域。共计17种抗菌药被纳入本次集采,占比超过四成。这也意味着,抗菌药市场空间此后将被进一步压缩。

其中,据米内网的数据,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注射剂在2021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数据来源和统计口径下同)的销售额分别超83亿元、69亿元、30亿元,分别占据所有品种销售额的第一、二、四名,且目前均有7家药企过评(包括原研药企,下同)。

另外,伏立康唑、头孢西丁钠、头孢噻肟、奥硝唑的销售额也在20亿元上下。并且,后三者分别有10家、11家和13家药企过评,属于本次集采的“卷王”品种。

中国制药行业研发投入和成果分析

生物科技行业研发投入金额的平均值从2019年的1.82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4.38亿元,首次超过制药行业(3.14亿元);研发投入金额占全行业比重,两年里提高了12个百分点。

制药行业仍是行业研发投入重头,但占比不断下降,从2019年的67.16%降到2021年的54.78%。

2022年半年报显示,制药行业企业研发投入合计340.44亿元,占全行业比例降至52.39%,而生物科技企业则提升至33.85%。

2019年至2021年,中国国家药监局审评通过76款1类创新药,化学药、生物药有61款,其中45款来自30家上市公司。它们多是靠过去长时间的研发投入和积累,才在近年产出的成果。

2012年成立的君实生物,2018年12月首个商业化产品特瑞普利单抗在国内获批上市,成为首款国产PD-1,为企业发展打开新局面。

疫情期间,君实生物开发多款新冠创新药,包括埃特司韦单抗,以及与旺山旺水合作开发的VV116。2022年12月,VV116 “头对头”3期临床试验结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在线发表,或为世界提供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冠创新药。

1995年在连云港成立的翰森制药,从2019年至今获批了6款创新药,其中2022年3月获批的伊奈利珠单抗注射液(Inebilizumab),是国内上市的首款CD19单抗。2022年上半年,其创新药收入同比增长84.8%至23.21亿元,创新药占收入比重达52%。

中国药企的创新成果,在2022年更通过License out项目得以体现。2022年前三季度的License out项目约30个,交易总金额达数十亿美元,在2022年第四季度一再刷新纪录。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药品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国家医保局2月15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支持定点零售药店开通门诊统筹服务。

业内人士表示,零售药店打通门诊统筹通道后,考虑到医疗机构的药占比要求与零售药店的便利性,处方外流进展有望大幅推进。龙头连锁药房规范性更强、基础条件更完善,有望快速受益,处方外流的增量市场与客流的增加或持续推动零售药店业绩高增长。

扩大医药服务供给

《通知》要求高度重视定点零售药房纳入门诊统筹工作,这有利于提升参保人员就医购药的便利性可及性,各地医保部门必须将门诊统筹基金用于扩大医药服务供给。

《通知》明确提出,鼓励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自愿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为参保人员提供门诊统筹用药保障。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的定点零售药店应当符合医保部门规定的医保药品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管理以及医保费用结算等方面的要求,能够开展门诊统筹联网直接结算。省级医保部门要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公开办理流程,并加强对统筹地区相关政策的协调。统筹地区医保部门要优化申请条件、完善服务流程,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开通门诊统筹服务。

《通知》明确门诊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参保人员凭定点医药机构处方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医保目录内药品发生的费用可由统筹基金按规定支付。定点零售药店门诊统筹的起付标准、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等,可执行与本统筹地区定点基层医疗机构相同的医保待遇政策。定点零售药店根据参保人员需要可提供配送服务,配送费用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通知》明确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的配套政策。其中,在加强药品价格协同方面,《通知》提出,定点零售药店应当遵循公平合法、诚实信用和质价相符的原则,为参保人员提供价格适宜的药品,既要尊重市场机制又要坚持好承担好定点属性,加强自律。支持定点零售药店通过省级医药采购平台采购药品,鼓励自愿参与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倡导参考省级医药采购平台价格销售医保药品。

在加强处方流转管理方面,《通知》提出,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加快医保电子处方中心落地应用,实现定点医疗机构电子处方顺畅流转到定点零售药店。定点医药机构可为符合条件的患者开具长期处方,最长可开具12周。

中信证券认为,定点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医药服务供给有望扩大。方正证券认为,我国职工医保账户可划分成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现行的医保报销体系下定点零售药店基本只能使用个人账户的资金,《通知》发布后,意味着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未来亦可使用统筹账户资金进行医保报销。

集中度将提升

国金证券认为,一方面,《通知》鼓励主动申请定点零售药房开通门诊统筹服务,并对申请条件做出明确限制,利好头部药房发展;另一方面,完善定点零售药店门诊统筹支付及配套政策,药店在终端药品销售的重要性及地位进一步提高,并加快推动处方药流转。

开源证券认为,近年来随着“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改革的不断深入,“药占比、零差率、医保控费、分级诊疗、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双通道”等一系列医改措施的稳步推进,以及“互联网+”政策、技术、服务的不断发展,医院处方外流逐步提速,医药分开趋势更加明朗。《通知》在此前政策基础上推进处方进一步外流,带动药店承接处方量提升,龙头药房有望受益。

开源证券表示,从现有统筹资质门店数量来看,龙头零售在处方外流的大趋势下抢占先机。截至2022年上半年,老百姓、一心堂和健之佳拥有的“双通道”统筹资质门店分别为168家、204家和115家,在所在区域具备数量优势。从专业服务能力来看,龙头药房执业药师储备充足,重视员工专业药事服务能力提升,以积极对接处方外流,持续提升龙头药房申请统筹资质的竞争实力。

方正证券认为,由于头部连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药品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均较为规范,因而头部连锁企业在资格准入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由于零售药店更具便利性,叠加未来长期处方最长可开具12周,这意味着未来慢性用药等品类处方外流将更加明显。

开源证券表示,零售药房龙头在渠道、议价能力、品种配置等方面具备优势,更能抢占处方外流资源,中小药房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

《2023-2028年药品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 定点零售药店 医疗机构 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