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今头条!中国陶瓷行业市场发展现状怎么样? 2023年中国陶瓷行业市场全景调研

今年以来,受国际局势、疫情等因素影响,以外贸出口为主的德化陶瓷也遭遇了一个“寒冬”。按以往经验,每年第四季度订单量应处全年低位,但随着“围炉煮茶”热度提升,德化大部分陶瓷企业今年第四季度内销订单量大幅上涨。

2023年,将是行业的另一个巨变之年。疫情的乌云将逐步消散,冰封的市场正日渐恢复。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将让陶瓷行业触底反弹的可能性增大。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市场需求下滑的趋势将不可逆转。随着能源和原材料的限制,以及人力成本逐年上升,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和产能,世界陶瓷生产中心正在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同时,在全球陶瓷市场上,国际陶瓷市场呈现出市场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

2023年中国陶瓷行业全景调研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几年,陶瓷行业进入洗牌的“深水期”,产能资源日益集中。尤其是在“双碳双控”政策背景下,各地收紧了陶瓷生产线的扩张,加快了行业内的收购、并购潮。生一炉火、烧一壶茶、放两把干果、烤几颗橘子,与三五个好友围炉而坐,喝茶谈天烤火……这个冬天,脱胎于我国传统民俗的“围炉煮茶”火爆出圈,成为现象级的消费热点。新的消费方式、消费场景也给陶瓷产业添了一把火。

过往数十年中,中国建陶的发展呈现出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等特征,在世界建陶行业具有龙头地位,而佛山更是中国陶瓷行业的代表地区。然而在“双碳”、“双控”政策背景下,受到房地产下行、内需饱和、成本增加等一系列因素叠加,建筑陶瓷和卫浴行业企业竞争更加激烈,产业集中化和环保压力将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在后疫情时代,建筑陶瓷和卫浴行业“大行业、小公司”的局面或将被打破,行业正在从过去的粗放式发展向规范化、高质量发展方向良性转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陶瓷制造行业经历了一个稳定发展时期,陶瓷制品的产量和陶瓷行业企业数量都有了巨大的增长,我国的陶瓷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生产国和出口国。虽然中国是全球第一的陶瓷生产大国,但陶瓷行业整体效率仍然偏低,结构性产能过剩,缺乏品牌意识等问题长期存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陶瓷市场集中度低,较多企业规模较小,技术与设备较为落后,以生产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产品还需依靠进口。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7年中国陶瓷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分析:

陶瓷作为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年产量和出口额均居全球首位。目前,中国陶瓷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了超1.5万条陶瓷资源数据,已吸引1万家产业服务商、300余位陶瓷大师及3000余家全国陶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平台。未来,平台将不断整合、共享行业生态及资源,赋能陶瓷产业发展体系新模式、新业态。同时,通过不断强化平台赋能价值和能力,服务更多陶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动平台从服务景德镇走向服务全国。

作为家居建材中最大的细分领域之一,陶瓷行业的价格变动一直备受市场关。尤其近几年越来越多行业龙头上市或筹备上市,高毛利的陶企更受资本市场青睐。不过,在今年房地产行业面临调整的大背景下,陶瓷行业也受到冲击。截止目前,今年已有超过40家陶企破产、清算或重整。同时,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也导致陶瓷生产成本增加,今年行业内已经掀起多轮涨价潮。

去年来,伴随着房 地 产市场的阵阵“雷声”,头部陶企不得不重新审视工程与零售渠道,开始加大对经销商的扶持力度,将部分产能逐步转向零售渠道,由此进一步加剧终端市场的竞争。有行业人士分析,陶瓷行业集中度提升是大势所趋,那些头部陶企手握现金,有规模、有实力、有品牌、有产能,增长速度和抗风险能力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随着头部陶企工程渠道的变化,给予了腰部及腰部以下的陶瓷企业更充足的喘息与调整时间,行业集中度的提升速度或许将比曾经预料中的要慢。

过往数十年中,中国建陶的发展呈现出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等特征,在世界建陶行业具有龙头地位,而佛山更是中国陶瓷行业的代表地区。然而在“双碳”、“双控”政策背景下,受到房地产下行、内需饱和、成本增加等一系列因素叠加,建筑陶瓷和卫浴行业企业竞争更加激烈,产业集中化和环保压力将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在后疫情时代,建筑陶瓷和卫浴行业“大行业、小公司”的局面或将被打破,行业正在从过去的粗放式发展向规范化、高质量发展方向良性转变。

欲了解更多关于陶瓷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7年中国陶瓷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