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大运会 体育营销热点再起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方向研究

时间进入8月,在成都举办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大运会”)的赛事激烈程度也逐渐走向高潮,截至8月3日,中国代表团36枚金牌、12枚银牌、12枚铜牌领跑金牌榜。

大运会是代表世界大学生最高竞技水平的体育盛会。继2001年北京大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之后,成都大运会是中国大陆第三次举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也是中国西部地区首次举办世界综合性运动会。对于成都来说,这场世界级的体育赛事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体现着传统与现代的交织、科技与文艺的融合,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西部城市。

成都大运会的各级赞助商数量超过了70家


(资料图)

运动成为成都又一城市标签。成都大运会赛事离不开背后的赞助商支持。在成都大运会官网看到,成都大运会的各级赞助商数量超过了70家。

据了解,成都大运会的赞助商分为官方合作伙伴、国际大体联合作伙伴、官方赞助商、官方独家供应商、官方供应商、指定产品供应商6种类型,从目前来看,成都大运会吸引到了74家赞助商。

实际上,当国际赛事来到家门口,本土企业们都在紧抓这一机遇。从营销的角度来讲,现阶段不少企业都是通过为大运会提供服务来形成品牌露出。

大运会的赞助规模并不如其他国际赛事,如杭州亚运会,如今的官方赞助企业已达175家。但相较于其他的赛事,成都大运会的人群更为细分,即主要针对年轻人和大学生群体,因此,品牌方在进行营销时,如何把握年轻人的痛点显得尤为关键。

据报道,在为大运会进行服务的同时,赞助商企业们也都享受着相应的权益,例如,红旗连锁部分门店有售大运会特许商品,包括蓉宝毛绒玩具、国潮文具、纪念徽章等特许商品。

大运会的举办,切实拉动了成都的基础体育设施建设。据悉,成都大运会配备了49个满足国际比赛标准的场馆,其中新建场馆13处,改造场馆36处。

此前,成都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而成都大运会的成功举办,无疑对成都当地的体育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利好。

据了解,成都市一直在促进体育产业发展。2019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多个政策,并设立了成都市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打造体育产业品牌示范、鼓励体育企业升规入统、开展体育企业梯度培育。

成都体育产业总规模成功迈上千亿元台阶

去年,成都体育产业总规模成功迈上千亿元台阶。其中,全市体育消费规模达582亿元,人均体育消费支出超2700元。

近年来,成都建设了形式多样、种类丰富、便捷可达的社区运动角共212处,新建及改造点位包括立交桥下、街道两侧、滨河沿线、闲置空地、废旧工厂等。通过微更新、绣花功,有效利用城市闲置空间,不仅降低城市居民健身活动参与门槛,而且也拉动了体育消费。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年版体育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民健身热情高涨,我国体育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主体逐步壮大、体系日趋完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体育产业更大、更活、更优,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今年,全国有31个省(区、市)对外公布了本地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从报告中可以看到,许多省(区、市)将发展体育产业列为今年甚至未来五年的重点工作。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挥“双奥之城”独特优势。扎实做好后冬奥文章,持续普及冰雪运动,落实场馆赛后利用计划,完成北京奥运博物馆改造升级。推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积极培育数字消费、文化消费、绿色消费、冰雪消费,加强商旅文体等消费跨界融合。

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后奥运经济,抓好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打造旅游强省。大力发展后奥运经济和文旅产业。实施冰雪运动、冰雪文旅、冰雪产业融合发展行动,加快冬奥场馆市场化开发,建设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

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三大球”振兴计划,大力发展冰雪运动,打造冰雪运动中心,壮大冰雪产业,创建“一市一品”体育名城。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做好后冬奥时代“冰雪+”文章,高质量建设“冰雪丝路”创新先导区,加快完善冰雪经济体系,推动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全链条发展。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冰雪产业,持续提升冰雪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丰富产品供给,办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等节庆活动。

体育产业发展方向研究

随着数字新基建的大规模建设,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融合应用不断深化,体育产业越来越呈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态势。

数字经济为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赋能。线上体育健身产品和服务的涌现是数字体育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必然结果。开发线上产品具有更高的传播效率和较低的边际成本,能够充分发挥规模经济作用。

2022年,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群体部联合推出“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包含50余个赛事项目,吸引了超过330万人报名参与,掀起了全民云健身的热潮。在山东赛区,共有1万余支队伍、58万余人参与。在咕咚APP和华为运动健康APP赛区,铁人中国线上挑战赛总参赛人数突破40万人。

体育跨场景数字化应用,已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彭维勇表示,体育产业应以创新为驱动,着眼于更加科技化、便民化、智能化,推动体育用品业转型升级;坚持品牌化、多元化、融合化、数字化战略,推动体育服务业提质增效。

创新的消费场景、延伸的体育产业链、融合“破圈”的新模式,正不断拓展群众体育消费边界。会议提出,要加快促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以及体育产业内部业态间的渗透交融、协同创新,不断延伸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

产业规划一般包括产业发展现状、产业特征分析、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定位、产业发展重点方向、产业空间引导和产业发展政策等。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显著增强,产业间的竞争层次和深度也发生了变化。因此,科学预测产业发展趋势和空间变化态势,对产业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报告对我国体育的行业现状、市场各类经营指标的情况、重点企业状况、区域市场发展情况等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着重对体育业务的发展进行详尽深入的分析,并根据体育行业的政策经济发展环境对体育行业潜在的风险和防范建议进行分析。

想要了解更多体育产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年版体育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