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展望:未来国产品牌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的产业体系。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9,582亿元人民币,近7年复合增速约17.5%,已跃升成为除美国外的全球第二大市场。预计未来5年,器械领域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至2023年底将突破万亿。

从政策角度看,全国以及各地推出多项政策对本土医疗器械企业进行创新研发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支持。例如,《关于促进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器械注册申报材料电子化工作的通知》等。


【资料图】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医疗器械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分析显示:

医疗器械是指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等,具有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功能。医疗器械是医疗健康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医疗器械蓝皮书》定义,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可分为医疗设备、高值耗材、低值耗材与体外诊断四大细分领域。

从产业链角度看,上游以各类原材料供应商以及相应的技术研发企业为主。中游以各类医疗设备、耗材相关的制造企业为主。下游则以各类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第三方检验中心以及C端使用者为主。国内医疗器械产业链构建相对完善,未来将逐步向更为高端的市场环节进行渗透。

从医疗设备的产品类型来看,医疗影像、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等高端产品仍然由跨国企业主导,而超声波、电子胃镜、血液透析等中低端产品则由国内企业占据较大优势。未来,随着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国产替代将在更多高端产品领域实现突破。

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等,是中国医疗器械赛道下占比最大的细分领域。数据显示,2022年医疗设备占比中国医疗器械整体市场规模约60%,整体市场规模超5,000亿元。医疗设备占据最大市场份额,未来国产品牌发展潜力巨大。

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展望

国家政策支持国产设备采购推动了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国家支持国产器械政策从2015年的“鼓励国产”到2016年的“优先国产”,到对公立医院等机构采购国产医疗仪器设备的比例进行强制规范,国产设备厂商替代进口产品的能力有效提升,在医疗器械各子类市场都出现了龙头公司。随着带量采购的深入推进及医疗器械产业高端化发展,预计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国产化率提升是大势所趋。

医疗器械的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是政策重点推进的方向。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红利释放,中国医疗器械国产替代步伐有所加快,市场结构趋向优化但依然不平衡,《“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发展新型医学影像、体外诊断、肿瘤放疗、可穿戴监测、中医诊疗、等领域的医疗器械,并提出要加快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医疗装备领域应用,有利于医疗器械领域的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主流医疗装备基本实现有效供给,高端医疗装备产品性能和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医疗器械行业相关的“十四五”规划着重引导医疗器械的高端化转型,有利于引导医疗器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出产品竞争力,加速医疗器械产业形成对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需求的全面支撑能力。

从技术升级角度看,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研发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近几年,国内前十大医疗器械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均维持20%以上的增长。从市场需求角度看,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健康意识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医疗器械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对于高端、精准、个性化的产品需求更为旺盛。这些因素都为本土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医疗器械行业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医疗器械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欲了解更多关于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医疗器械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