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行业市场深度分析,上半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近一成
2023年上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信息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上半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较一季度加快3.5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和制造业增速5.9和5.5个百分点;近两年平均增速为5.1%。
(资料图)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表示,在需求市场总体恢复向好与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下,上半年机械工业稳定运行,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为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机械工业生产的恢复带动产能利用率稳步回升。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国民经济行业大类中,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9.4%、77.5%、72.7%和76.5%;与一季度相比,4个行业大类的产能利用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如果你想了解人机械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我们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机械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机械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机械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在行业经济运行特点方面,上半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较一季度加快3.5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和制造业增速5.9个百分点和5.5个百分点;近两年平均增速为5.1%,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1.5和1.6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带动作用突出,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15.7%和13.1%;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平稳增长,增速为5.5%和6.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速仅为3.6%,低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增速。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下,机械工业外贸规模稳定增长,上半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5361亿美元,同比增长5.1%。特别是,高技术产品出口明显增长,上半年全国外贸增长新动能的“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均出自机械行业,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63.8%、58.1%、10.4%。
随着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各项措施落地显效,机械工业产业结构优化、新动能壮大、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其中,装备供给能力提升助推能源绿色转型,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汇聚发展新动能。上半年,机械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9万亿元、利润总额6079.2亿元,同比增长10.4%、15.6%,增速高于机械工业1个和3.4个百分点。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台10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机下线,国内首个大规模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投入运行,国内首个自主研发髋膝一体骨科手术机器人上市。
不过,当前机械工业仍面临市场需求不振、账款回收难等问题,部分细分行业存在下行压力。
产品产销形势逐步恢复,上半年机械工业重点监测的120种主要产品中,58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占比48.3%,与一季度相比,产量增长的产品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
近期多地公布的上半年外贸“成绩单”显示,机电产品出口动能充沛,成为一大亮点。比如,上半年,合肥市出口机电产品859.5亿元,增长7.6%,占全市出口值79.7%;盐城市出口机电产品增长近四成,占盐城市出口总值近七成。
全球工程机械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西欧和中国四个地区,占有80%以上的生产份额。全球有一定规模的工程机械生产企业在2,000家左右,经过多年的竞争、兼并和重组,目前已经形成了十余家大型跨国公司。
国际市场工程机械生产厂商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北欧等地区。目前,卡特彼勒、小松、特雷克斯、利勃海尔、沃尔沃、约翰-迪尔、日立建机、凯斯-纽荷兰、英格索兰等大型跨国制造商控制着全球工程机械市场70-80%的份额。这些大公司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引领着行业发展。
机电产品是我国出口结构中占比最高的商品,今年上半年,多地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我国出口提质的趋势,表明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有所成效。
从全国数据来看,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66万亿元,同比增长6.3%,占出口总值的58.2%,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其中,电工器材、汽车及其零配件、通用机械设备分别增长27.7%、58.5%、12.2%。
各地机电产品出口动能充沛,既是我国外贸结构转型升级的结果,又有助于推动整个外贸结构的持续优化,其背后最大的支撑来源是“中国制造”的快速发展。
对于机电产品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陈建伟认为是供需两方面合力的结果。从供给方面来看,中国机电产业体系比较完善,机电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同时,相关配套服务业如物流、电子商务等发展迅速,降低了企业经营的要素成本,众多民营企业积极进军机电行业,增加了产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从需求方面来看,全球各国对工业制成品需求量大,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承接了大量的机电产品订单,早期带动了中国机电产品制造业的发展;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一步带动了相关机电设备的需求增长。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工程机械生产大国和主要市场之一,工程机械产量仅次于美国、日本,位居全球第三位,国内市场总量占世界市场近1/6。
但由于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行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工程机械行业已成为完全竞争性行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纷纷进入该领域,部分工程机械产品出现了产能过剩的局面,如装载机和叉车,市场竞争压力加大。
具体的,电气机械行业在电池制造、输变电及控制设备等领域的带动下,2022年2月份以来投资增速始终高于33%;而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两个基础性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呈现放缓走势,增速较一季度回落3.9和2.9个百分点,也低于同期全国工业投资增速5.2和1.2个百分点。
制造业正在经历重大转型升级。工信部等八部门曾联合对外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新技术新产业快速发展为高技术产业打开了新的投资空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的销售量超过300万辆,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桩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6.4%和53.1%,在此带动下,汽车行业加速转型升级,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0%和38.9%。与此同时,上半年,航空航天铝材、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23.3%和34.1%,推动着我国半导体相关行业制造业较快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的持续发力正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汇聚发展新动能,上半年机械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9万亿元、利润总额6079.2亿元,同比增长10.4%、15.6%,增速高于机械工业1个和3.4个百分点。
装备供给能力提升助推能源绿色转型,上半年,能源装备制造行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2.9万亿元、利润总额1388.8亿元,同比增长13.9%和18.1%,对机械工业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3%和25.3%。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加码以及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的放缓对工程机械行业短期发展速度造成影响。2020年以来,逆周期调整政策的不断加码,下游行业对各类工程机械产品需求加大。
中国制造业升级发展态势明显,各地对制造业发展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叠加经济回升向好等利好因素,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有支撑。
机械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展望下半年,利好机械工业运行与发展的因素在陆续释放,一方面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增强,近期密集出台了一批促进消费、稳定投资、改善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将有效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市场信心、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发挥积极带动作用。另一方面,随着“十四五”规划中的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等进一步开工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提速,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速,需求市场有望加快恢复。
综合分析,下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随着对比基数的抬高,主要指标增速逐步放缓,全年工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增速在5%左右,外贸进出口基本稳定。
今年以来,各地不断出台举措,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广东实施“大项目”扩容增量行动,今年再推动超过5000家规上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河南聚焦智能传感器、5g新材料等领域,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带动一批新兴产业集群。江西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现代医药等,正在全力做强做大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条,打造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
随着经济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新兴领域投资扩大。上半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商务服务投资分别增长14.2%和22.2%。能源绿色转型加快,清洁电力投资增加。上半年,清洁电力投资同比增长40.5%,其中,太阳能发电投资增长84.4%,风力发电投资增长16%。
将确保新增专项债于10月底发行完成。2020年8一10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提速。专项债可用作资本金项目范围扩大,投向基建比例将明显提升。基建投资增速的回升直接拉动工程机械的需求。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披露挖掘机销售数据,据其对26家挖掘机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2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6,869台,同比下降29.8%,其中,国内6,151台,同比下降60.1%;出口10,718台,同比增长24.4%
下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长仍有支撑。从先行指标来看,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3%,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PMI中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采购量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等都有不同程度上升,表明企业信心有所改善,生产经营活动有恢复迹象。
《2023-2028年中国机械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