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交易中心行业市场前景如何?2023年数据交易中心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数据交易中心行业市场前景如何?目前,数据交易的形式主要分为场外交易和场内交易。其中,场外交易市场为自主交易市场;场内市场交易,则是数据交易所或数据交易中心产生的交易。

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相继建设了大数据交易中心或交易所,但在此之前,数据交易规模仍然较小,数据资源的流通尚未形成气候。数据难以确认、容易被滥用被视为制约数据流通的重要“命门”。作为国内首家基于“数据可得与不可得,使用可控与可测”的新型交易范式的数据交易所,北数有望率先解决这些数据流通痛点。

杭州国际数字交易中心已与215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上架产品428件,实现568笔交易业务,累计实现交易金额10.91亿元。两年来,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数据交易机构已经陆续揭牌上线。在此背景下,杭州国际数字交易中心聚焦数据可信流通与数字文化,在数据要素服务和数字资产交易双赛道齐发力。


【资料图】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数据交易中心产业深度调研及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显示:

2023年数据交易中心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数据交易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数据要素市场流通的基本方式,参与主体涵盖数据供给方、数据需求方、数据交易平台、评估机构、服务机构以及外围的其他部门。数据交易的核心在于数据的开发利用,不在于所有权的转移。现阶段,无论从现实需求看还是从政策导向看,单纯的数据交易模式难以为继,数据交易必须结合特定场景,逐步探索交易规则。当前应重点发展数据服务,在保障隐私和安全的前提下释放数据价值。

从行业特点来看,数据交易市场具备金融和技术双重属性,目前我国各类数据交易机构的数据技术属性普遍较强,金融服务属性相对偏弱,未来的发展方面是要更加突出金融服务属性;从行业地位来看,在政策、生态、市场等多重驱动下,数据交易有望成为数据要素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从技术发展来看,大数据相关的隐私计算、实时计算、硬件变革等技术发展推动了大数据技术和产品的升级迭代,带来更多新的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和产品服务;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东数西算”工程、大数据技术攻关实验室的建立,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市场层面,国内大数据产品能力基本成熟,但服务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从区域发展来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等地区大数据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融合发展日益深化,已成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桥头堡,将持续引领全国大数据整体发展。

《国家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1)》显示,2021年我国数据全年产量达到6.6ZB,位居全球第二。但同时,我国数据市场交易模式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数据开放共享、交易机制设计、数据产权等相关制度完善,以及数据确权和数据定价环节,仍面临诸多挑战。截止2021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到520万架(按标准机架2.5kW统计),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速超30%,其中大型数据中心机架的增长规模最为迅速,机架规模420万架,占比达到80%。

数据交易环节作为整个数据要素流通的关键环节,打通了数据供给和需求的互信互通壁垒,让数据流通实现了规范化发展。中国数据交易平台正在逐年发展及突破,截至目前,已成立近50家数据交易所,其中典型代表如上海数交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等,纷纷上线数据交易产品。从发展趋势上看,数据产权制度日趋受到关注,各大数据交易平台将以数据登记、技术赋能数据权益使用等多种形式探索破解数据确权难题。数据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参与交易流通的数据类型从金融数据逐步扩展到医疗、交通、工业等多种类型的数据。我国数据交易市场整体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相继建设了大数据交易中心或交易所,但在此之前,数据交易规模仍然较小,数据资源的流通尚未形成气候。数据难以确认、容易被滥用被视为制约数据流通的重要“命门”。作为国内首家基于“数据可得与不可得,使用可控与可测”的新型交易范式的数据交易所,北数有望率先解决这些数据流通痛点。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大数据在商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关大数据的交互、整合、交换、交易的例子也日益增多。数据交易中心也随之应运而生。

数据交易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核心增长点 在数字经济时代,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数据已被称之为“新黄金、新石油”,而这也在被逐渐证明。

数据交易中心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陆续出台,数据交易的概念逐渐落地,数据交易类型日益丰富,截至2022年8月,全国已成立44家数据交易机构,平台的注册资本多数介于5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此后,又有苏州、广州、深圳等地的数据交易所相继揭牌,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数据交易市场建设浪潮,多地政府、企业争相入局,抢滩数据交易新赛道。其中,11月15日刚揭牌的深圳数据交易所,累计交易已达11.07亿元,覆盖场景53个,交易笔数415笔,已收录入库超过55大类的数据资源信息,涵盖超过600个数据产品。

从技术发展来看,隐私计算、实时计算、硬件变革等与大数据相关的技术发展,推动了大数据技术和产品的升级迭代,带来了更多新的应用场景、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环境不断优化,“东算西算”项目和大数据技术研究实验室的建立,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市场层面,国内大数据产品能力基本成熟,但服务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从区域发展来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大数据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和融合正在深化,已经成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桥头堡,将继续引领我国大数据的整体发展。

随着中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到2025年,其产生的数据将超过美国。数据的快速生产和各项配套政策的实施,推动了中国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预计未来中国大数据市场增速将保持在15%-25%之间,到2025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将达到19508亿元的高位。

据国家工信安全中心测算,当前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 904 亿元,预计 2022- 2025 CAGR 接近 24.6%,数据要素产业链蕴含巨大潜力。在具体到数据交易产业链之前, 我们先对数据要素产业链进行全局梳理。数据要素产业链整体可按数据生产端、数据服 务端和数据需求端分别对应产业链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数据要素上游包括基础软硬件、 日志信息、个人信息、公共数据和业务信息等,数据要素中游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加工、 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流通和数据存储等。数据要素下游包括政务、交通、电力、 金融等垂直行业。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数据交易中心产业深度调研及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