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讯:健身器材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健身器材行业前景分析
健身器材市场增长潜力大。八部门联合印发《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规划提出,加强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建设,支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户外运动场地设施持续增加,普及程度大幅提升,参与人数不断增长,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
(资料图)
健身器材作为我国健身行业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健身市场日益扩张的情况下,也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健身行业市场规模达7866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线下健身市场规模为4169亿元,线上健身市场规模为3697亿元。
近十年健身器材相关企业注册量呈增长趋势。企查查数据显示,2014年注册量突破了3万家,此后持续上涨,2018年首次突破10万家,同比增长了24.7%。2019年迎来大幅增长,全年注册量为16.2万家,同比增长了52.8%。2020年共注册了12.1万家,同比下降25.3%。
2022年3月、4月均有全国性政策文件推出支持户外、体育等相关主题的产业发展,国家政策支持,带动运动行业快速复苏。加大健身器材和运动用品优质供给,提升音乐、舞蹈、美术用品质量水平。提高首饰、艺术陶瓷等工艺美术产品和丝绸刺绣、文房四宝等传统文化产品创作设计水平。目前国内户外运动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
2023健身器材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近期,体育总局等五部门研究制定了《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省级体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地方实际抓紧明确本地区《标准》的实施措施、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公共服务权益。在达到《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可结合本地区群众需求、人口规模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和服务目录,多措并举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据美国野营协会报告显示,美国户外运动参与率达50%以上,而我国户外运动参与率当前不足10%,渗透率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相关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成为行业扩容的催化剂,助推户外运动赛道高速发展。市场潜力待释放,到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规模达3万亿元。
数据显示,美国和加拿大健身器材进口总额从21.2亿美元增长到47.7亿美元,其中从中国进口健身器材的贸易额从2012年的15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33亿美元,在美国和加拿大健身器材进口总额中占七成左右。欧洲方面,从中国进口健身器材的贸易额从2012年的9.7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4.5亿美元,在欧洲健身器材进口总额中的占比从69.59%上升到74.98%。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健身器材单一的机械健身功能已无法满足使用者需求,对健身过程中的娱乐性、共享性、互动性、科学性、安全性等多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智能健身器材的特点体现在科学的健身指导,与大数据联合健身数据共享化、健身过程安全高效、健身过程更具有趣味性、直观明了健身效果等方面,因此,健身器材的智能化将是行业发展将是必然趋势。
我国健身市场规模增长5.29亿元,达到7866亿元,预计2022年健身市场规模将突破8820亿元。其中,线上健身市场规模占比47%,达3701亿元。另一边,健身器材市场在2021年创下历史新高,市场规模达546.5亿元,相比2015年增长近200亿元。
健身行业的线上线下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整体来看,中国健身市场规模提升空间充足,预计将由2021年7866亿元增至2026年的1479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5%。
近十年健身器材相关企业注册量呈增长趋势。企查查数据显示,2014年注册量突破了3万家,此后持续上涨,健身器材首次突破10万家,同比增长了24.7%。健身器材迎来大幅增长,全年注册量为16.2万家,同比增长了52.8%。2020年共注册了12.1万家,同比下降25.3%。
中国健身器材行业的销售收入变化整体变化不明显,期间健身器材市场规模有所下降后,2020年因为疫情限制出行使销售收入较上年提升32.8%达到395.2亿元。但总体看来,健身器材销售收入变化不大,但在国家全民健身政策下,健身器材未来市场需求将超400亿元。
93%的人群认为“身体健康”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但是我国目前经常运动人群比例相对美国等发达国家较低,意味着我国的运动市场的未来增长空间广阔。其中,健身器材作为运动所需器械,将随着我国运动人群比例的增长而增长,未来将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各运动项目参与人数持续提升,从而带动健身器材市场发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
国内健身器材品牌市场分化严峻。高端健身器材市场方面,由国际知名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包括爱康、力健、必确、泰诺健和 BH 等;中端健身器材市场方面,主要是国内知名健身器材品牌,包括乔山、舒华、英派斯、金陵体育等;低端市场方面,低端产品相对要求较低,行业门槛较低,大多数健身器材企业主要是为知名品牌贴牌加工,健身器材竞争较为激烈。
健身器材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中国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健身器材行业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我国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健身器材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企业、学术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
健身器材市场调研消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健身器材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