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热讯:奶酪行业深度分析2023

奶酪行业市场多大?零售渠道销售额达13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4.9%……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奶酪发展高峰论坛上,欧睿国际大中华区高级咨询总监穆愔公布的一组调研数据,再次印证奶酪市场的成长性。

这也反映在一些上市公司的财报中。2022年上半年,妙可蓝多奶酪板块收入增长34.11%,伊利奶酪业务增速超过40%,蒙牛开发多款零食产品,熊猫乳品B端奶酪业务增速翻番。


(资料图)

快速增长的同时,行业洗牌也在加速。据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以2020年的“9.9元价格战”为起点,奶酪行业至今已历经两轮洗牌。奶酪品牌数量从鼎盛时期的50余个,缩减至少一半。许多依靠代工模式的小品牌因成本高、创新慢、品牌溢价能力不足,很难保持盈利,最终在价格战中败下阵来,奶酪行业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奶酪行业投资市场发展如何?21世纪以来,受益于中国经济强劲增长,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上升,国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乳制品分销网络日趋完善等行业因素的影响,我国乳制品行业一直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

奶酪是哈萨克族等游牧民族的传统食品,在内蒙古称为奶豆腐,在新疆俗称乳饼,完全干透的干酪又叫奶疙瘩,世界出口奶酪最多的国家是荷兰。每公斤奶酪制品是由10公斤的牛奶浓缩而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脂肪、磷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是纯天然的食品。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2-2027年中国奶酪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显示:

奶酪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研究

奶酪的营养价值已逐渐被中国消费者所认同,中国奶酪的消费市场逐渐扩大。以纯正奶酪作为原料的零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奶酪有望在日后发展为像酸奶一样从乳制品中细分出来的大市场。同时,奶酪零食消费相较酸奶具有延时性,货架期更久。目前中国市场上,老牌奶酪企业接连推出“棒棒奶酪”、“丝怡香酪”、“粒酪香”等芝士小食。‘

数据显示,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奶酪消费国。2017年-2021年,我国奶酪零售渠道销售额从52亿元增长到131亿元。其中以奶酪棒、芝士片为代表的再制干酪,零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4.9%,预计2022年-2026年增速会维持在14.5%。

在低温酸奶表现疲弱、婴幼儿奶粉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奶酪成了为数不多跑赢乳业大盘的细分品类。反映在上市公司财报中,2022年上半年,妙可蓝多营收为25.94亿元,同比增长25.48%;净利润为1.32亿元,同比增长18.03%;奶酪市场占有率达35.5%,奶酪棒市场占有率超过40%,居行业第一。而作为妙可蓝多大股东,蒙牛奶酪业务协同妙可蓝多发展儿童奶酪棒、休闲零食、家庭黄油等零售产品,并拓展了餐饮渠道。

此外,伊利、光明、三元、君乐宝、熊猫乳品等乳企均有奶酪业务布局。2022年上半年,伊利奶酪业务增速超过40%,市场零售额份额提高近4个百分点,位列行业第二。在8月31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伊利提出“成为奶酪第一品牌”的目标。

由于中国奶酪产量不高,主要依靠贴牌进口或进口加工来满足国内需求,国产奶酪厂商间的竞争并不激烈,反而合作拓展国内奶酪市场的意愿更强。但众多看好中国奶酪市场的洋品牌已经在占领市场、获得国人认可度方面开始相互竞争。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原料以及营养价值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在奶酪零食化进程中,内蒙古传统奶酪会遭到冲击。但目前消费者对这两种奶酪均可接受,并且对两者差异认识还不明显。

传统奶酪商家运用自身优势来升级产品并发展品牌,是在奶酪战中胜出的关键,而传统产品的固化也正是新品牌异军突起的机会。

2016年至2021年中国乳制品市场零售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3%,2021年达到4714.2亿元,预计将于未来五年保持约4.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2026年达到5966.6亿元。从乳制品市场的消费构成看,白奶和酸奶构成我国乳制品消费的主要版图。

中国市场上的奶酪产品,销量最好的就是马苏里拉奶酪,而马苏里拉正是披萨的重要原料。目前,中国共有约3万家的披萨类餐饮门店,而且随着国内西式快餐消费的普及,这一数据预计还会增长。中国烘焙市场规模的增长,特别是包括蛋糕、面包、饼干等奶酪使用率较高的烘焙零食的增长,也必将带动中国奶酪产业的发展。

从全球奶酪行业供需情况来看,据统计,2020年全球奶酪产量为2122.2万吨,消费量为2052.6万吨,产量与消费量均保持逐年增长。从国内奶酪供需情况来看,我国奶酪产量及表观需求量逐年增长。据统计,2021年我国奶酪产量为37.3万吨,表观需求量为54.9万吨。

奶酪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中国奶酪市场迎来了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欧睿国际大中华区高级咨询总监穆愔认为,中国奶酪市场发展得益于需求和供给的双轮驱动,也离不开领先品牌的推动作用。同时,受到国际化餐饮习惯和健康生活观念的影响,中国消费者对于奶酪的接受度不断提高。“市场前景广阔,渗透率低,冷链技术迭代及领先品牌的消费者教育,将推动奶酪市场持续发展。”

因冷链系统成熟且市场接受度高,目前华东和华北已成为国内奶酪主要消费区域。从渠道看,2021年,餐饮渠道奶酪出货量占比超过六成,但由于疫情影响和日常食用奶酪习惯的养成,餐饮渠道的影响力在减弱。在零售端,现代商超仍是奶酪的主流消费渠道,但线上渠道的出货量占比已从2017年的4%上升到2021年的8%。

很多小品牌没有自己的工厂,只能依靠代工,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创新能力和速度也受代工方条件限制。在原料成本上涨、价格战持续的背景下,没有品牌溢价能力的小品牌很难盈利。“9.9元一袋的奶酪棒赚不到钱,长期低价促销坚持不住,之前杀价比较厉害的几个奶酪棒品牌今年价格都往上调了。”

小品牌陆续退出,但大品牌也遇到不同程度的挑战。根据妙可蓝多对投资者的答复,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和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影响,妙可蓝多物流和原辅料成本大幅上涨,导致毛利率有所下降。从业务结构来看,毛利率相对较高的即食营养系列受影响较大,收入占比有所下降,导致奶酪板块毛利率下降较为明显。

奶酪行业报告对中国奶酪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奶酪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未来,奶酪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2-2027年中国奶酪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