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信息:航空维修行业市场如何?航空维修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分析2023

航空维修行业市场如何?从我国民航维修业发展来看,主要存在发展速度快、企业与发展不均衡;不规范;无法适应民航发展需求等特点。由于我国民航维修业发展时间较短,维修企业数量、技术等方面仍有较多的提升空间。除此以外,维修标准、维修质量、维修市场方面均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国家持续加大对国防事业的投入,航空运输业的市场需求也快速扩大,我国航空工业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航空工业及其配套产业进行鼓励和扶持,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航空维修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分析显示

航空维修行业市场分析

航空维修业的上游供应商主要是航空材料、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供应商,中游航空维修供应商(MRO)通常分为原制造商、独立维修商和航空公司所属的第三方维修企业,不同航空维修供应商之间业务类型存在一定的差异。航空维修行业的下游主要是民用航空公司和通用航空企业。

伴随着民航维修行业的发展,我国民航维修行业人才队伍和企业数量亦发展壮大。我国的MRO主要可以分为三类:飞机制造商直接或者合作设立的MRO,飞机制造商授权的MRO和其他在CAAR-145规章下运营的第三方MRO。

2012-2021年全国民航运输飞机数量逐年增长。截至到2021年底,全国民航运输飞机在册架数共有4054架,比2020年底增加151架,同比增长2.2%。国内民航运输机队规模逐年增长,将带动维修市场需求快速发展。

随着中国航空技术的发展,我国民航运输飞机数量呈逐年增加态势,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3903架, 比上年底增加85架。截至2021年底, 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4054架,比上年底增加151架。

随着国内航空市场的蓬勃发展,航空机载设备维修及制造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客户需求增长较快。同时由于航空机载设备制造和维修行业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

航空维修是指对飞机及其上的技术装备进行的维护和修理,确保飞机的安全,航空维修是飞机使用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航空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空维修产业链上游为航空材料、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零部件,中游为航空维修企业以及航空制造商等;下游为各民用航空公司以及通用航空企业等。

航空维修是航空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保税区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积极推动整机维修、客改货、部附件维修、发动机维修等业务发展,加快建设航空“港湾”,聚集了庞巴迪天津、天津海特、宜捷海特公务机、海航技术、华彬航空等一批航空维修项目。2015年,庞巴迪公务机全球第八个OEM维修中心落户天津港保税区,填补了我国在公务机大修领域的空白。

随着中国航空技术的发展和民用运输客机数量的增加,CAAC批准的维修企业数量也在增加。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CAAC 批准的维修单位总数为956 家,其中国外/ 地区维修单位为469 家,国内维修单位为487家。

截至2021年底,国内依据CCAR-121部运行的航空公司共58家,比2020年底净增加1家,新增运行的航空公司为南航货运。依据CCAR-135部运行的航空公司数量保持不变。依据CCAR-121部运行的航空公司在用航空器数量2017年底为3301架,2021年底达到3938架,平均年增长率为4.51%。2021年在用航空器数量净增159架,增长率为4.21%。其中,南航、东航和国航3家航空公司的航空器数量占总航空器数量的40.20%。依据CCAR-135运行的航空公司在用航空器数量近五年平均年增长率为9.54%。

目前我国航空维修行业呈现出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厂家、民航企业投资的维修企业、其他第三方机维修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

我国大部分临空经济区都有规划发展航空维修产业,其对激活本地航空市场、吸引优质航空资源、集聚高端产业要素具有重要意义。

自2006年空客A320项目落户以来,天津港保税区航空产业加速推进,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空客的配套项目也相继在保税区落地生根。

目前国内大多数通航公司机队规模小、机型多样、作业地点分散,机务维修难度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以单一机型为主的运输航空公司。对于这些中小型通航企业而言,建立起符合规章要求的维修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财力、人力等巨大投入,更需要解决飞行维修的经验累积和维修深度问题,否则很难保证维修质量。

民航企业投资的维修企业主要业务仍集中于航线维护、机体维修、发动机维修等。第三方机载设备维修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数量较多。目前,我国主营机载设备维修、规模较大的企业主要包括包括航新科技、海特高新、武汉航达等,上述企业在机载电子和机械设备方面的维修技术和维修深度已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大数据技术发展的促进下,民航维修业的预测性维修将会成为关注点,其既有助于消除维修维护失误,但同时也减少航空公司对MRO的需求。不论是民航运营商、原制造商、MRO企业还是第三方数据分析公司,均在积极介入该领域。由于当前不同格式数据的共享是预测性维修领域面临的一大难题,但随着民航业在数据共享方面取得更多的突破,将重新优化现有的维修模式,降低成本,提高安全与效率,为传统飞机维修行业的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我国航空维修水平不断提高,整个行业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得以发展和壮大。近几年,国家对航空航天制造及国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机载设备制造业也取得了较快发展,改变了以往外企与OEM厂家占据国内大部分市场的局面。

目前国内已形成一批规模庞大、地位稳定的第一梯队龙头企业,其多为大型民航企业下属的维修部门或子公司,在航线维护、机体维修、发动机维修和部分机载设备维修四个大类维修领域布局广泛,竞争优势明显;第二梯队是以全球飞机维修巨头企业为主导的合资企业,在保持第三方独立性的同时,拥有技术优势及境外民航维修业务的获取能力优势,如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TAECO等;第三梯队是独立第三方维修企业,专注机载设备维修等细分领域,如航新科技、海特高新、安达维尔、武汉航达等。未来随着我国飞机更新换代加快,维修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民航飞机维修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

航空维修发展前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国家持续加大对国防事业的投入,航空运输业的市场需求也快速扩大,我国航空工业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航空工业及其配套产业进行鼓励和扶持,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国家对航空航天业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自2008年提出民航强国战略目标后,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政策法规,如《“十四五”民航适航发展专项规划》、《关于“十四五”期间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意见》等支撑航空产业运输及技术水平步入世界前列,间接推动航空维修业建设。

我国航空维修企业在维修技术水平、人员培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以及航空维修配套硬件设施体系得到优化,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维修产业链。

我国通航维修业务将向较大型、有实力的维修单位集中。与此同时,中小型通航企业解决机务维修工作问题时可能会倾向选择机务维修外包或机务维修代管服务。

未来航空维修行业的增量市场将更多地体现在市场需求大、技术含量高的部附件上,对于维修能力覆盖面广并且具备深度维修能力的企业来说,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大力拓展维修深度和广度、提升服务质量是该类企业重要的发展方向。

航空维修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航空维修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航空维修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预测未来航空维修业务的市场前景,以帮助客户拨开政策迷雾,寻找航空维修行业的投资商机。报告在大量的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研究了航空维修行业今后的发展与投资策略,为航空维修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

想要了解更多航空维修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航空维修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