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服务行业商业价值及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气象服务是以气象为主要对象的服务,可划分为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科技服务。

随着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社会环境影响程度日益加深,我国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且需求愈加多元化,已经从提供简单的天气信息服务转变为提供更加精细化、定制化的气象服务,也逐渐体现出气象数据的商业价值。


(相关资料图)

气象服务的商业模式较为多样,按下游客户区分,气象数据服务商共有三类商业模式,分别为面向企业、面向用户及面向政府。气象服务商以采集的气象数据为基础,经过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向各类用户提供查询、行业解决方案等一系列与气象相关的服务。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气象服务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气象条件对许多行业都有着重要影响。对农业生产、传统电力、交通运输等的行业而言,准确和及时的气象预测能有效减弱甚至部分规避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避免企业损失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对零售行业而言,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气象数据在推动经济效率提高、催生新型产品和服务供给、引导消费扩容提质、带动经济增长等方面的效益越发明显。

在双碳目标下,精准的气象数据分析和气象数据预测是能源消费、社会碳排放的重要研究基础。尤其是对于“靠天吃饭”的农业、林业、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来说,精准的气象数据支撑十分重要。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气象服务产业规模可达3000亿元,后续增长势能强劲。

中国气象服务行业商业价值及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气象服务不再只是提醒阴晴冷暖,而是利用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广大公众、各行各业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服务,服务防灾减灾、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如今,农业气象服务已成为我国气象事业中规模最大、技术最成熟、体系最规范的业务。以农业气象指标、作物生长模拟、卫星遥感、大数据等技术为核心的业务平台,正逐步成为气象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农业防灾减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目前,全国已基本形成国家、省、市、县、乡五级服务格局,中国气象局还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创建了10个特色农业气象中心。各地气象部门因地制宜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农业气象服务。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有气象观测站超过7万个,乡镇覆盖率达100%。其中,2423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实现观测自动化、数据精准化、综合判识智能化;7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组成综合立体气象观测网;200余部雷达与100余个探空站、大型无人机等组成协同观测阵型,密切监测天气发展变化。同时,数值预报业务支撑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虽然起步较晚,中国气象服务行业商业化进程提速很快,随着原始数据的不断积累,以及气象数据商业化程度不断深化,中国气象服务行业具备极大的发展潜力。

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政策背景下,也为气象数据释放高价值潜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从机遇层面来看,气象数据规模化的供需关系,极高的使用价值,造就了气象数据在流通上是具有活力的要素;而我国气象事业的技术能力沉淀,也为气象数据提供了优质的供给保障;另外,全球以及国内几十年的商业气象服务,也为进一步激活气象数据要素价值潜能提供了市场环境。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气象服务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关键词: 商业价值 气候变化